2012年9月27日晚📇,教務處院舉辦的第二次"相約社區學院——大類課程教師與學生面對面"活動如期進行🏊🏽。這次,前來參加活動的是來自全校20多個院系的通識課任課教師👩🏿。他們中有來自計算機學院的李青,有來自數碼學院的馬歡春、秦川,經濟學院的李晨🙅🏻♀️,通信學院的鄭國莘,機自學院劉樹林🧑🦽➡️🤚🏻、陳萬米,社科學院的彭立群🧘🏼♂️、劉冰,外語學院張建琴🧘🏼♀️、龔萍👴,材料學院的盧保奇🛒、李運波,文學院成慶,生命科學學院牛莉莉,陳付學7️⃣,美術學院的郭亮🏊🏻♂️,管理學院的劉寅斌,圖情檔系的耿誌傑、法學院的姚鍔,環化學院劉曉艷📨🦁、理學院陳雅麗🙅🏼♀️,更有莫斯科大學的外請教授塔吉婭娜·沃羅尼娜女士。
同學們或慕名前來,或帶著問題前來求教。師生圍坐在社區學院三樓大廳裏的張張小圓桌旁,熱烈的互動持續了三個多小時♧。晚上9點15分🚦👩🏻⚕️,還有不少同學圍著心儀的老師👌🏿。來自數碼學院🤽、主講通識課"《孫子兵法》與商業策略"的馬歡春老師還在和10多位學生激情暢談🖕🏼,餓著肚子前來的他甚至忘記了進食桌上的小點心💽。計算機學院副院長李青老師的小桌旁,靜悄悄地換了一位又一位急切求知的新生同學。人文大類的女同學還在和帶教機器人大賽的機自學院陳萬米老師聊著歷史與文化……
一晚上面對這麽多慈愛而又熱情的任課教師,新生們只是感嘆時間太緊🍶。一次次相約交流,讓正在接受通識教育的大類新生在學校搭建的各種平臺裏,學會如何與教師溝通👩🏿🍳,學習掌握跨學科思考問題的方法。( 殷曉)
|
|
|
|
|
|
|
在茫然中👷🏻♂️,我只能一點點地摸索,幸運的是💁🏿♂️,我有"夥伴"。
|
|
|
|
我覺得這種一對一式的課外師生交流非常好。它不是那種講座式的熊猫。通過與老師們的交談,我了解到老師們各種獨到的見解,非常豐富的生活閱歷,第一次與教授們如此親密的交談☣️,發現他們真的很有趣🤵🏼🏤,我見到了他們除了上課外另外的一面,朋友式的交談不僅了解決了我上大學以來的困惑,也讓我更堅定了自己的目標!總之,非常激動能有這樣一次機會🦠!
|
|
|
|
無意間我今天了解到了很多通信新技術和創意想法,鄭國莘教授的MIT視頻讓人印象深刻。老師們都很和藹可親👼🏽,與我們傾心交談,與我們共度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
|
|
|
非常感謝學校能組織這次活動😂😾,讓我能夠接觸很多很想接觸的老師。選課時我被"俄羅斯科學與文化"所"踢",一直覺得很遺憾,這次終於能與外交沃羅尼娜教授接觸,以及認識這麽多其他學院的老師🧘🏻。我受益匪淺,對未來感到有些方向了。
|
|
|
|
再次和大師近距離接觸,讓我大開眼界👨🦼👨🏻🦲。能夠和莫斯科大學的教授面對面交流俄羅斯的科學、藝術,和法學院姚鍔院長討論大學生活✊,受益匪淺🫰🏼。希望還能參加師生面對面活動!
|
|
|
|
看任何現實問題要有角度和深度,最要能有一針見血的力度和穿透力。信仰🚮、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對一個人有著不一般的意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