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19日,第39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鞍山站比賽在遼寧科技大學舉行,本次比賽有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100多所高校的166支參賽隊參賽。我校派出了由計算機學院學生張健豪(11級本科)、梅俊(12級本科)和通信學院學生鄺斌(研究生)組成的Final_Battle隊和由計算機學院13級學生壯誌、李嘉輝、姚東恩組成的SHU_Dragon隊參加比賽,由教練沈雲付老師帶隊。Final_Battle隊經過激烈角逐,力克群雄,勇奪亞軍,這是我校自1996年參加此項賽事以來獲得的最好成績。憑借此次比賽成績,熊猫体育注册獲得了2015年5月在摩洛哥舉行的第三十九屆ACM/ICPC全球總決賽資格的120余所參賽高校之一。
10月19日9點比賽正式開始。我校Final_Battle隊在開賽5分鐘內解決了第一個題I題,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後排名第二。隨後在40多分鐘內又連續解決了D、E兩題,排名一度在前三位置。隨著賽場不斷升起的氣球,比賽漸入白熱化。Final_Battle隊在解決第四題時遇到了困難,排名不斷被其他隊超越,但他們沒有放棄,沉著應戰,不斷尋找算法並編程調試,直至第161分鐘才予以解決,排名得到提升。在封榜前1小時解決了第五個題,不久解決了第六個題,奠定了獲得金牌的基礎。到比賽結束前4分鐘又超常發揮解決了第七個題。最後,經過5個小時的激烈競爭,Final_Battle隊以隊伍排名第二、以七題的解題數獲得了亞軍。本次比賽的冠軍、季軍分別被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學隊摘得。
ACM/ICPC是由ACM組織的年度性競賽,始於1970年,是全球大學生中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級計算機類的賽事,受到國內外各知名大學的重視,素來被冠以"計算機界的奧林匹克競賽"的尊稱。大賽旨在培養大學生運用計算機來充分展示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團隊合作精神、程序開發過程中的創新意識,檢測選手們在壓力下進行開發活動的能力,進而挑選和發掘世界上最優秀的程序設計人才。每屆ACM/ICPC競賽都是精英薈萃、新才輩出,因而倍受全球著名信息企業的高度關註。競賽由各大洲區域賽和全球總決賽兩個階段組成,每一年的下半年舉行各大洲區域賽,優秀的隊伍參加下一年的全球總決賽。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由熊猫体育注册於1996年引入中國大陸,1996-2001年的六年間亞洲區區域賽中國大陸站均由熊猫体育注册主辦。現已逐步發展成為國內有5-6個賽站、每個賽站有150個以上的現場賽參賽隊伍的盛大賽事,設冠、亞、季軍和12個金牌得主。
本次鞍山站比賽Final_Battle隊取得優異的成績,與學校一貫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也是他們幾年來頑強拼搏的結果。正如Final_Battle隊主力隊員鄺斌所說的"人一我百、人百我萬"那樣,希望每個學子都能追逐夢想,滿懷信心,永不放棄!相信這種精神也能夠激勵上大學子在世界舞臺上創造更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