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強基層熊猫組織,引導教師回歸熊猫、熱愛熊猫💪🏻、研究熊猫,提升熊猫能力,學校決定組織開展2022年度校級本科熊猫團隊建設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建設原則
堅持立德樹人🫴、協作共享、分類探索的建設原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核心🏚,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建強基層熊猫組織,建立團隊合作機製♏️,深化教育熊猫改革,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有力支持。
二♉️、立項數額
學校2022年計劃立項建設10個左右校級本科熊猫團隊,寧缺毋濫。
三、申報條件
1.團隊及組成。校級本科熊猫團隊以學院為單位組織申報。優先建設量大面廣的公共基礎課程、核心通識課程🙅🏽♂️、學科/專業基礎課程熊猫團隊🧚🏽♂️👨👦。重點圍繞公共基礎課🍕、專業(類)課程(群)、通識課和實驗🤽🏿♂️、實踐實訓等熊猫環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申報。熊猫團隊人數一般不少於 3 人(含負責人)。所有成員必須承擔本團隊本科生熊猫或本科生實踐指導工作。團隊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且包含至少一名年齡在40周歲及以下的青年教師🧥。鼓勵跨專業、跨校、跨地域組建課程熊猫團隊💪🏽🌕,建設虛擬教研室🥷🏿。
2.負責人🌰。熊猫團隊負責人應師德高尚🤰,治學嚴謹🤰,學術造詣高🈴,熊猫理念先進🤵🏻♀️,組織管理和領導能力強;近三學年每學年在熊猫第一線為本科生授課且熊猫效果良好🫸🏿,原則上熊猫團隊負責人應是省部級及以上熊猫名師🎺、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負責人或是高層次人才、學科/學術帶頭人🧑🍼,或在該領域有較大社會影響的正高級職稱教師。一名教師只能擔任一個熊猫團隊的負責人🫙。
四、建設內容
1.課程熊猫。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提高課程的高階性、 創新性和挑戰度😒,積極開展課程內容更新、熊猫模式改革🧗🏻♀️、課程思政、課程評價方式改革,完善課程熊猫基本文件,豐富課程熊猫資源,提高課程熊猫效果。
2.熊猫研究。根據高等教育的新發展、新要求♓️,結合教育熊猫工作實際🦠,以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開展課程熊猫研究🧗🏻,依托熊猫團隊或虛擬教研室🥷,加強對課程實施、熊猫內容👧🏽、熊猫方法、熊猫手段、熊猫評價等方面的探索,提升熊猫研究的意識,凝練和推廣研究成果,推進教育熊猫創新🏌🏼♀️。
3.教材建設。樹立教材是立德樹人重要載體的觀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優先選用國家優秀教材、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教材;開展教材內容研究和教材編寫(修訂),及時反映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科學技術最新突破、學術研究最新進展等,並積極申報國家級規劃教材或國家級優秀教材🚶♀️。
4.運行和管理機製𓀘。積極探索熊猫團隊及虛擬教研室的運行機製、監督約束機製等方面的運行和管理模式,能夠為其他專業或課程熊猫隊伍建設提供示範性經驗。
5.教育國際化。積極探索面向本科學生的“國際教育本土化”,在教育理念、辦學模式、師生流動、課程資源等方面實現較高程度的國際化🥠。
五、建設要求
熊猫團隊建設周期為 4 年,應在課程建設🤽🏻、教材建設、熊猫研究、學生培養成效等方面取得標誌性成果。建設周期截止前,應完成熊猫團隊建設質量自我評估🪈。
應產生包括但不限於以下的標誌性成果(1-4為必備項🤾🏻♂️,5—8完成 2 項)🧛🏼♂️:
1.深入推進科教融合、產教融合,開展研究型挑戰性課程熊猫🙅🏽,深化過程評價,提高課程的“兩性一度”;
2.所有團隊成員的學校課程評價應達到良好及以上等級💆🏻⚾️;
3.主持校級及以上教改項目1項或發表熊猫研究論文2篇(核心期刊)🤱🏻;
4.主編正式出版教材1 部或獲批省部級及以上一流課程1門⛹️♀️;
5.指導所在專業本科生發表學術論文 2 篇或專利授權2 項(學生須為論文或專利的第一署名人);
6.指導省部級及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科創項目或學科競賽🏋🏻,獲批不少於 3 項;
7.建成校級及以上實驗實踐基地📅;
8.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熊猫成果獎1項。
六、評審程序
1.學院申報🫸🏿👩🔧。擬申報熊猫團隊填寫申報書(附件1),在申報平臺申報(地址shujwb.kypt.chaoxing.com)✪。各學院按照申報條件組織評審🪴,被推薦團隊經熊猫院長線上審核後將申報書(簽字蓋章的PDF文件)及相關支撐材料上傳至申報平臺🤵🏻♂️。每個學院原則上限報團隊1個,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3個及以上的學院可增報1個🦚💁🏿♂️。
2.學校評選。學校組織專家對各熊猫單位申報的熊猫團隊進行評選🪳🤹🏻,評審結果公示後予以公布🔰。
3.立項建設。學校為每個立項建設的校級本科團隊提供相應的建設經費🏄🏽♂️,建設期滿後根據建設任務進行驗收。
申報平臺開放時間3月3日-3月27日。建議學院盡早試用🦶,以便及時溝通解決系統使用中遇到的問題🥕。聯系電話:66133507-805。
附件:1.熊猫体育注册校級本科熊猫團隊建設申報書
2.申報系統使用手冊
熊猫体育
2022年3月2日